当前位置:巴中文艺网 >> 文学 >> 小说 >> 正文

虚幻的真相

2014年09月25日作者:扎西才让 来源:巴中市文联 浏览:66113次

  有一天,哥哥这个角色,也被另一个角色给替代了。

  杨晓东喜欢研究手相学,他曾写出一篇相关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认为一个人一生的情爱痕迹可以在他(她)的手掌中的条纹中暴露无遗,他(她)的婚姻也掌握在他(她)的手掌中。这篇文章被一个喜好异类的编辑在《羚城晚报》的周末娱乐版上给发表了,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注意。羚城中等师范学校的老校长就是其中的一位。看到这篇文章且知晓文章的作者就是自己学校的一名年轻教师后,这位深受唯物主义思想影响的老知识分子勃然大怒,他把杨晓东叫到办公室正告了一番。杨晓东想辩解,但被老校长以一个决然的手势给打断了:要么你搞你的手相学,但前提条件是你必须调离学校;要么你留在学校,但你必须远离你的手相学!

  杨晓东窝着火垂头丧气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这时恰好是他给格桑卓玛辅导的时间。格桑卓玛不知道该如何劝说杨晓东,但她说她对手相学倒持一种相信的态度。她认为人与人之间一定有着缘分,要不然,在一个人短短一生中所认识的那么多人,为什么相识相知的就那么几个呢?格桑卓玛的说法使杨晓东感到舒服,事实上,他之所以研究手相学,就是因为他觉得命运不可把握。因此,他也相信缘分,他觉得他和格桑卓玛之间的交往就是一个命定的结果。他情不自禁地对格桑卓玛说,还是你了解我啊!

  这句话在格桑卓玛看来,就是一个信号:她的老师视她为知己。那么,作为知己,她的下一步该怎么走?她一动情,就无法控制地走向杨晓东,从背后抱住了他,与其说这在安慰杨晓东,还不如说她也给他传递了一个信号:我们之间的师生关系完全可以打破,甚至可以超越。

  杨晓东怔住了。有好半天,他们一动不动,保持着那个不正常的姿势:杨晓东低着头坐在书桌旁,格桑卓玛站在他的身后拥抱着他,眼神幽深而紧张。杨晓东终于回过神来,他站起来,转身面对着格桑卓玛,伸出双臂搂住了她的腰。他深情地凝视着她,而她,完全是一个被爱神之箭射中的女孩儿的模样,羞涩而热烈地依偎在她的怀抱里。

  四、桑多镇上

 

  在进入售票厅的瞬间,杨晓东发现有一个穿着呢子大衣的男子在盯他的梢。呢子大衣小心谨慎,似乎不想让杨晓东知道他在跟踪。但直觉还是提醒了杨晓东,他敏锐地感知到自己已经成为别人的猎物。他冷静地买好了车票,再度寻找呢子大衣的身影时,对方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在去卓县的中途,有一个地方叫桑多镇,镇上有一家加油站。客车在加油时,杨晓东下了车,想买盒香烟。小卖铺里,一个笨拙的妇女站在柜台后。杨晓东把钱递过去说:“一盒黑兰州。”可是她只是一动不动地用眼睛盯着他。他对她扬了扬钞票,对方依然没有反应。

  终于,那个妇女问道,你不是还在蹲班房子吗?

  谁说我在蹲班房子?杨晓东反问道,你认识我?

  女人冷漠地看了他好一会儿,转身从货架上取下一盒烟,找了零钱,一并递给他,掀开柜台旁悬挂着的门帘,进了里间,坐在一张椅子上,转过身背对着他。

  杨晓东从小卖部里出来,越想越觉得对方面熟,但又想不起到底是谁。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她知道我是谁,也知道我曾经蹲过监狱。

  她是谁?格桑卓玛的亲戚?还是曾在羚城中等职业学校待过的同事?这样想着,自己却摇了摇头,这个笨拙的妇女根本就不是个藏族,也不像个有知识的人。

  这时候,杨晓东突然注意到正前方站着一个人,正是那个呢子大衣,在不远处冷冷地盯着他。从对方的奇异的表情上,杨晓东捕捉到一丝似曾相识的东西。他定了定神,勇敢地朝对方走去。呢子大衣却仿佛不愿与他谋面,转身匆匆离开了。

  杨晓东重新回到了客车上。他很紧张,似乎已经失去了继续奔赴卓县的心思。他把客车上的顾客前前后后地看了个遍,始终没有发现那个呢子大衣。

  客车开始启动时,透过玻璃窗,杨晓东看到加油站里停着一辆黑色桑塔纳,呢子大衣正倚伏在打开的车门上,观察着客车。方向盘后,也坐着一个人,黑色卷发,脸型瘦长,眼窝深陷下去,但眼睛却炯然有神。

  客车往前行驶的过程中,杨晓东看见呢子大衣进入副驾驶的位置。车子拐了一个弯又继续跟上了客车。他立刻想到应该取消奔赴卓县寻找格桑卓玛的行动。但是,他没法不去想格桑卓玛。几年以来,他一直在考虑去看看她。到了最近几星期,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把寻找的时间推迟了。

  五、企鹅

 

  自从他与格桑卓玛有了肉体关系,一晃,好多年过去了。对他来说,过去的一切不过是记忆的碎片而已,不过,当他身心都趋于安静的时候,这些记忆常常折射着或明或暗的光色。

  他记得有一次他和她会面时,她正在用手绢擦眼泪。他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告诉他说,一天前某个名叫伊丹才让的诗人去世了。他观察到格桑卓玛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因为从她流的眼泪来看,伊丹才让的死亡似乎比她亲人的死亡更使她伤心。

  杨晓东知道格桑卓玛没有见过那个传说中的老诗人,她只拥有一本《雪域恋歌》的诗集。他想不通一个已故老诗人炽热的情感为什么竟然能够打动一个少女的心!由此他判断,她肯定是一个容易被感动的女孩子。

  现在想想,所有他对她的记忆既清晰又模糊。清晰的是他对她的爱,模糊的是他们之间的性爱。有一次,他们俩从他们第一次做爱的宾馆回他的单身宿舍,格桑卓玛若有所思,显得寂寞而阴郁,令人惊奇的孤独。他问她为什么如此沮丧,她告诉他说,你和我做爱时简直像个企鹅。

  在文学语言中,“企鹅”就是一个修饰词,有着绅士、蠢笨、可笑和滑稽等多种含义。就是这一个修饰词,使他感到莫名的愤怒。这种愤怒源于他对性爱的态度。他认为,性爱是神圣的,高尚的,甚至可以说是洁净的。但格桑卓玛对性爱的态度令他恼怒:企鹅,就是说他们之间的性爱是企鹅式的性爱,笨拙、可笑而滑稽。难道她渴望豹子式的性爱,狂野、凶猛、敏捷而专注?如果是这样,作为一个中职生,性的成熟是不是过早地被提前了,性的渴求是不是太强烈了!

  格桑卓玛责备他做爱时像个企鹅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六、见面

 

主办:巴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巴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巴中市江北大道档案馆5楼  联系电话:0827-5281707  稿件投递邮箱:495009739@qq.com  蜀ICP备14007415号